为了更好地将生物活性玻璃应用到临床治疗中,人们对这类生物材料提出了可加工性的要求。如果生物活性玻璃能加工金属的工具(主要是碳化物)进行车、削、钻等而不破裂,就被认为是加工的生物活性玻璃。
为了得到好的机械加工性,要求在某些基体玻璃中通过受控晶化出适合大小的云母晶体。如Na2O/K2O-MgO-Al2O3-SiO2-CaO-P2O5-F系玻璃用二步受控析晶的方法就可得到含云母【Na0.5-1Mg(AlSi3O10F2)】和氟磷石灰的微晶玻璃,云母是层状硅酸盐晶体,沿其【001】晶面有良好的解理,当微晶玻璃中存在大量随机取向并相互接触的云母微晶时,由外力(如车、削、铣、钻孔等)导致的微裂纹将首先出现在云母微晶的解理面上,随着晶面的理解,又把外力传递到另一面上,并以微小鳞片形式剥落,不导致整体材料的脆裂。同时,裂纹扩展方向有可能随着外界切削方向的改变而改变,云母微晶碎屑削落也会沿外力的“途径”进行,从而获得一定的加工精度。而氟磷灰石晶体则具有生物活性,可与生体组织形成化学结合。这种材料最早由德国Vogel研制出来,并已经临床应用。
实验证明,这种性材料既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,又能用加工金属的工艺制成复杂的植入体;植入体内后能与周围组织交互生长为骨性结合,且机械强度较高,可作为人工骨、骨螺钉、骨夹板等植入材料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