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气也是会侵蚀玻璃的,大气的侵蚀实质上是水汽、CO2、SO2等作用的总和。玻璃受潮湿大气的侵蚀过程,先开始于玻璃表面。玻璃表面某些离子吸附了空气中的水分子,这些水分子以OH-基团的形式覆盖在玻璃表面,在这种原子团上不断吸收水分子(或其他物质),形成厚达几十个分子的薄层。如果玻璃组成中,K2O、Na2O和CaO等含量少,这种薄层形成后,就不再继续发展;如果玻璃组成中,含碱性氧化物较多,则被吸附的水膜会变成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溶液,并进一步吸收水分,同时使玻璃表面受到破坏。
实践证明,水汽比水溶液具有更大的侵蚀性。前已指出,水溶液对玻璃的侵蚀是从Na+和H+之间的离子交换开始的,矩形由于玻璃表层(形成硅氧膜后)中的Na+逐级减少,使侵蚀变得缓慢,最后趋于停止。这是在大量水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,因此从玻璃中释放的碱(Na+)不断转入水溶液中(不断稀释)。所以,在侵蚀过程中,玻璃表面附近的水,PH不致有明显的改变。水汽则不然,它是以微粒水滴黏附与玻璃表面的,释出的碱并没有被移走,而是在原地不断积累。随着侵蚀的进行,碱溶度越来越大,PH迅速上升,最后类似于碱侵蚀,从而大大加速对玻璃的侵蚀。因此,水汽对玻璃的侵蚀,先是以力争交换为主的释碱过程,后来逐步过渡到以破坏网络为主的溶蚀过程。
试验证明,水汽和水溶液对玻璃的侵蚀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(特别在侵蚀的后期),前者的侵蚀能力远大于后者。在高温高压下使用的
水位计玻璃侵蚀特别严重,无疑与水汽的侵蚀特性有一定的联系。在高温高压下,水的电离度加速了对玻璃的侵蚀。